關鍵零組件測試系統(台南)實驗申請表

※ 研究類實驗

必要欄位

基本資訊

敬請妥適選擇本「計畫名稱」,以準確反映本實驗計畫之實際研究內容。若此計畫名稱過於空泛(例如總計畫或整合型計畫名稱),將影響後許審查與成果發表作業。本計畫名稱將於隔年度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實驗成果研討會」中,作為簡要論文與報告之標題名稱。
本中心將於本申請案審理過程中,邀請計畫主持人前來說明本實驗計畫之必要性。於實驗計畫執行結束後,計畫主持人需協助上傳實驗成果,以便與實驗申請表的內容匯整成簡要成果報告,並於實驗成果研討會進行口頭報告等後續相關事宜。
本中心實驗室同仁將於實驗申請、進場、準備、執行、退場等各階段,與聯絡人聯繫以協助各項工作細節之順利完成。
範例
本研究針對傳統梁配筋型式連接梁韌性不佳之問題,提出於RC連接梁內部置入剪力鋼板之改善方案。本實驗共製作六座跨深比2之連接梁試體,經由雙曲率與零軸壓之狀態下進行反覆載重試驗,發展置入鋼板於邊界構材之端部錨定型式,探討不同鋼板添加量對於連接梁剪力強度提升效果與韌性改善情形。

實驗設備需求

 
量測系統
FlexDAC:
MOCAP:
 

試體資訊

新試體定義:若對於已測試試體調整或增減部分構件,而有可能會改變結構抗震行為,即為一新試體。
範例
本研究共規劃六座含開口鋼筋混凝土牆試體,可分成三種開口型式:單一開窗試體、雙開窗試體以及單一開門試體,可用來探討不同的開口大小及開口位置,對耐震能力所造成的影響。每一種型式皆有兩座試體,則能探討翼牆或垂壁所提供的效益。
試體梁柱桿件之配筋設計,為了能呈現台灣典型低矮型建築物的特色,必須模擬上述之老舊低矮建築物之缺陷,故將構架設計為非韌性配筋,柱、梁之箍筋彎鉤均為90度,柱主筋全部搭接於柱底,柱箍筋間距為30 cm,其試體柱淨高為170 cm,柱淨跨度為250 cm,梁、柱斷面尺寸皆為30 cm 50 cm。其中WO1W為單開窗試體、WO1WF為單開窗含翼牆試體、WO2W為雙開窗試體、WO2WF為雙開窗含翼牆試體、WO1D為單開門試體、而WO1DF則為單開門含垂壁試體。
六座含開口鋼筋混凝土牆試體,其牆厚皆為12 cm,水平牆筋與垂直牆筋採相同配置,皆為單層#3牆筋,間距20 cm。其中 WO1W為單一開窗的鋼筋混凝土牆試體,開窗寬度取最大化為250 cm,開窗高度為60 cm,可代表既有低矮型校舍的開口型式。而WO1WF試體與WO1W試體相似,但開窗寬度較小,開窗寬度為 190 cm,即兩側各有30 cm寬的翼牆。至於開雙窗試體之一的WO2W試體,其開窗位置與WO1W相同,在雙窗之間多了一個110 cm長度的垂直牆段。WO2WF試體亦為開雙窗,其開窗位置與WO1WF相同,在開窗之間多了一個50 cm長度的垂直牆段。WO1D為開門試體,開門高度最大化至170 cm,其詳細尺寸及配筋圖,可參考圖6所示。WO1DF亦為開門試體,開門高度為120 cm,即開門上方保留50 cm高的垂壁。

以文、圖、表等方式詳述。對於所有試體分別就其重要結構特性進行介紹。另須包括試體尺寸、總質量、質量─高度分配情況。

試驗佈置與測試方法


以文、圖、表等方式詳述。說明各試體與振動台組立細節,各試體修改內容與所需時間,以及感測器佈置(包括量測儀器參考架使用情況)。
MAST螺孔分布及洞徑規格
範例
EI Centro (Original), X方向, PGA_X: 0.386g, PGA_Y: 0.061g, PGA_Z: 0.065g
EI Centro (Original), Y方向, PGA_X: 0.035g, PGA_Y: 0.218g, PGA_Z: 0.051g
EI Centro (Original), X+Y方向, PGA_X: 0.362g, PGA_Y: 0.219g, PGA_Z: 0.059g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