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屋構造的介紹>臺灣常見的建築構造>特性與差異比較
   
  RC
鋼筋混凝土構造
SRC
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
SS
鋼骨構造
適用建築高度* 低、中、高樓建築 中、高樓建築
(適用於高樓及超高
大樓的低樓層部分)
高樓及超高大樓
建築成本
主結構材料 鋼筋、混凝土 鋼骨、鋼筋、混凝土 鋼骨
主結構重量
因風及地震
晃動程度
稍大
抗震方式 鋼筋與核心混凝
土消化地震能量
鋼筋、鋼骨與核心混
凝土同時消化地震能量
鋼骨韌性消能
建築造型 變化較小 介於二者中間 外形可多變化
施工時間
施工複雜度 極高
施工技術性
防火性 稍差
隔音效果 稍差
環保度 施工污染較多
建材耗能多且少回收
介於二者中間 施工污染少
建材可回收
 
         * 註:這裡所稱的建築高度大致為:5層樓以下建築稱低樓,6~18層樓建築稱中樓,18~30層樓建築稱高樓,
30層以上的建築稱超高大樓,這些樓層高度劃分僅為參考,並非絕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