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屋構造的介紹>臺灣常見的建築構造>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 | ||
![]() |
||
傳統鋼筋混凝土材料在建造高樓時,顯得相當厚重而不利耐震;鋼骨構造建築輕盈耐震,但舒適性相對較差 。為了兼顧高樓的耐震與舒適性,日本工程界結合鋼筋混凝土與鋼骨建材,率先開發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簡稱SRC)。 |
||
|
||
|
||
|
||
與鋼骨構造相比較,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相對沉穩,所以超高樓建築的低樓層常採用鋼骨鋼筋混凝土,以穩 定大樓,提升低樓層耐震度;高樓層則採用鋼骨構造,使高樓層輕盈耐震。臺北101大樓就是鋼骨構造與鋼骨鋼筋 混凝土構造結合的應用案例。 鋼骨鋼筋混凝土雖然是新興的建築工法,但臺灣已經有不少鋼骨鋼筋混凝土的住宅、商辦大樓,尤其在921 集集地震後,國內更吹起一股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的風潮,不論建築的樓層高低,許多建商紛紛標榜「鋼骨鋼筋 混凝土構造」作為銷售賣點。事實上,由於材料特性的差異,鋼筋混凝土構造、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與鋼骨構造 分別適合用於不同樓高範圍的建築。消費者買屋時,如果不是購買超高樓建築,可以多了解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優 點與施工要點 (本手冊下一節),不必執意選購造價較高的鋼骨建築或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