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地震與樓房振動>建築物與近斷層效應>鄰近斷層對建築物的影響
 
         斷層錯動通常伴隨著地表永久位移。以車籠埔斷層為例,斷層從從苗栗卓蘭延伸至南投竹山,形成長達105
公里的地表破裂線。斷層上盤的水平位移量達1.1公尺~9.1公尺。

         逆斷層錯動時,上盤遠離斷層處的地表,和上盤鄰近斷層處的地表,兩地區的地震波明顯不同。前者的地震
波振幅小,地表震動呈現「往反運動」,永久位移小;後者的地震波振幅大,「往反運動」的行為不明顯,永久
位移大,這種現象稱為「近斷層效應」。
 

  ------------------------------------------------------------------------------------------------------------------------------------
           鄰近斷層處和遠離斷層處,不同的地表震動波形,對樓房的影響有何差別呢?我們可利用以下的積木實驗來
觀察。

         利用積木於桌面上疊成房屋的形狀後,手持桌緣小幅地左右搖晃,這時房屋會跟著桌子左右搖動,但不會瞬
間倒塌。
 

  ------------------------------------------------------------------------------------------------------------------------------------
           若是手持桌緣突然地往單一方向用力地拖動桌子,房屋很容易瞬間倒塌。這種情形與上盤鄰近斷層處的地表
運動相似。
 

  ------------------------------------------------------------------------------------------------------------------------------------
            地震時,兩幢分別位於遠離斷層處和鄰近斷層處的相同樓房,受損情形有和差異呢?
 
 
         遠離斷層處,地表震動幅度較小且呈往反運動,
建築物藉著左右擺動,可有效地消散地震能量,使結
構受損均勻,人員損傷程度相對較低。

           上盤鄰近斷層處,在極短時間內,地表朝單
   一方向大幅移動,建築物無法藉著左右擺動過程
   來消散地震能量,建築物受損程度相對較高,人
   員傷亡程度相對嚴重。
建築物震損均勻但不倒塌 建築物集中破壞而倒塌
 
         基於鄰近斷層地表的特殊運動行為,921集集地震後,國內的建築法規規定,鄰近斷層的建築物,設計時必
須考慮「近斷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