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地震概說> 震央、深度、規模與震度> 地震規模與震度
 
         地震規模是指地震所釋放的能量,臺灣所採用的計算方式為芮氏規模,在敘述時以「規模5.0」、「規模7.3
的方式來表示,數字的後面不加「級」字。人類歷史上曾發生規模最大的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觀測的記錄,
發生於1960522日南美洲的智利,規模9.5

        地震規模每增加「1」,所釋放的能量約為前一個等級的31~32倍。為了解釋地震規模與能量大小的關係,下頁
表格利用黃色炸藥爆炸威力及地震威力或地震實例來作說明。
 

    

 

芮氏
規模

相當黃色炸藥
(TNT)的用量

相近能量的地震威力或地震實例

5.0 477噸  震央在臺灣島內,規模5以上的淺層地震即可能釀災
6.0 15,080噸  規模6.2相當於1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
 震央在臺灣附近海域的地震,規模6以上即可能釀災
7.0 476,879噸  1999921921集集地震 (規模7.3),造成
 2,413人死亡 (註1)
8.0 15,080,242噸  2008512日中國汶川大地震 (地震矩規模7.9),造成至少
 69,185人死亡,374,171人受傷,18,467人失蹤 (註2)
9.0 476,879,138噸  20041226日印度洋大地震 (地震矩規模9.1),引發南亞海
 嘯,共造成超過227,898人死亡及失蹤 (註2)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大地震 (地震矩規模9.0),引發
 大海嘯,造成超過20,000人死亡和失蹤
  ------------------------------------------------------------------------------------------------------------------------------------
  ------------------------------------------------------------------------------------------------------------------------------------
 

        震度是指地震時人們對於地面震動的感受
程度,或物品因震動遭受破壞的程度。中央氣
象局利用地震觀測站所記錄的最大加速度,計
算出各地區的最大震度,表達方式為數字後加「級」,如:「臺中市6級」、「臺北市4級」

         在一場地震當中,設在不同地區的地震觀
測站所記錄到的最大震度不盡相同,如果將震
度相同的區域彼此連結,可以繪製成右頁的等
震度圖,圖中的震度約略以震央為中心,向外
遞減,顯示地震能量擴散的情形。



1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署     
2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

921集集地震等震度圖

  ------------------------------------------------------------------------------------------------------------------------------------
 
         通常距離震央越近,震度越大;距離震央越遠,震度越小。這個原理就如同以手電筒照射物品,距離光源越近的物品看起來越亮,距離光源越遠的物品看起來越暗。

 
        同樣以手電筒為例,當照射的距離相同時,使用的手電筒數量愈多,被照射的物品看起來愈亮。地震規模就如
同手電筒的數量,規模愈大,震動的能量就愈大,在相同的距離下,人們感受到的震度也愈大。
 

  ------------------------------------------------------------------------------------------------------------------------------------
 
         影響某個地點震度大小的因素包括:地震規模、震源深度、與震央的距離、該地的地層特性等。一般來說,地
震規模越大、震源越淺、離震央越近、地層越軟弱,感受的震度越大,對建築物的傷害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