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地震概說> 臺灣歷史的地震> 近代重大災害地震
 

         臺灣在1897年引進第一部地震觀測儀-格雷.米爾恩地震儀(Gray-Milne),臺灣從此進入地震科學觀測時代。一百多年來,隨著地震觀測儀的功能提升、地震觀測網的架設以及近年來電腦與資訊系統的應用,臺灣地震觀測的即時性與精確度有了長足的進步。

 


       1897
年後臺灣重大災害地震震央分布:


格雷.米爾恩地震儀/
照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參考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
 

       1897年以後,臺灣地區十大地震災害:

 
發生時間 地震名稱 震 央 深度(公里) 規模 地震災情
1904/11/6 斗六地震  嘉義附近 7 6.1  145人死亡,661棟房屋全毀,新港附近發生
 地裂及噴砂
1906/3/17 梅山地震  嘉義縣民雄 6 7.1  1,258人死亡,6,769棟房屋全毀
1917/1/5 南投地震  埔里附近 6.2  54人死亡,130棟房屋全毀
1935/4/21 新竹-臺中
烈震
 新竹縣關
 刀山附近
5 7.1  獅潭、屯子腳斷層錯動,3,276人死亡,
 17,907棟房屋全毀
1935/7/17 新竹-臺中
烈震餘震
 後龍溪河口 30 6.2  44人死亡,1,734棟房屋全毀
1941/12/17 中埔地震  嘉義市東南
 方10公里,
 中埔附近
12 7.1  358人死亡,4,520棟房屋全毀,草嶺山崩
1946/12/5 新化地震  臺南新化
 附近
5 6.1  74人死亡,1,954棟房屋全毀地裂,電桿鐵路
 歪斜
1951/10/22 花東縱谷
地震
 花蓮東南東
 方15公里
4 7.3  68人死亡,山崩地裂,鐵路彎曲下沉
1964/1/18 白河地震  臺南東北東
 方43公里
18 6.3  106人死亡,10,924棟房屋全毀,地裂,噴砂
1999/9/21 集集地震  日月潭西方
 9公里
8 7.3  車籠埔斷層錯動80公里,造成2,413人死亡,
 11,305
人受傷,48,610棟房屋全毀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