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頭橋-修復重建情況 [震害情況][緊急搶修][修復重建][鄰近地震測站]
由於修復時間緊迫,公路總局經多次召開會議,確認修復重建原則如下:
1.利用原橋址銜接兩端原有道路。
2.舊橋未明顯破壞部分盡量保存,以節省經費。
3.改建之橋梁需提高耐震能力。
4.復建設計以「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之地震一甲區(對應之地表水平加速度0.33g)為基準,進行設計。
5.為有效降低上部結構靜載重,減少地震之慣性力,上部結構採用鋼結構。
6.為縮短工期,採用鋼浪鈑橋面系統。
7.採用多跨連續橋梁結構。
8.採用國外具有橋梁施工實績之隔減震支承。
9.採用韌性設計,增加橋梁非彈性變形能力。
10.採用多重具耐衝擊性之防落橋裝置。
依據重建修復準則,桶頭橋復建方式為利用原橋橋址銜接原有道路,並調整橋孔減少阻水,新橋長220公尺,橋面淨寬12公尺,共5跨(30公尺+40公尺+70公尺+45公尺+35公尺),上部結構採用鋼結構及鋼浪鈑,系統以縮短工期。在下部結構方面,於現有橋台下游側後方各10公尺處,新建南北兩座橋台,RC橋墩及直徑150公分全套管基樁之基礎,並避開現有基礎位置,採門架式橋墩(照片桶頭1~4),採用隔減震高阻尼橡膠隔減震支承(High Damping Rubber Bearing)(照片桶頭5),並加設防止落橋裝置(照片桶頭6)。桶頭橋新橋示意圖如圖1、2所示。重建工程總經費為一億三百五十萬,於89年4月2日開工,並於89年12月27日完工(照片桶頭7~10)。
桶頭橋上游於地震後形成一個偃塞湖(草嶺潭),隨時都有潰堤的危險,為避免若發生潰堤或汛期之洪水再度造成橋梁損害,因此桶頭橋重建設計減少橋墩數目,加大跨距,以及增高橋面高度,重建後橋梁橋面高度高於河流兩岸河堤,利用拱型鋼橋設計主要為加大跨距,亦增加美觀。
圖1 桶頭橋新橋平面、立面圖
圖2 桶頭橋新橋橋梁斷面圖
![]() |
桶頭1 桶頭橋重建施工-鑽掘基樁 |
![]() |
桶頭2 桶頭橋重建施工-吊裝70m長鋼梁1 |
![]() |
桶頭3 桶頭橋重建施工-吊裝70m長鋼梁2 |
![]() |
桶頭4 桶頭橋重建施工-吊裝70m長鋼梁3 |
桶頭5 新建桶頭橋之高阻尼橡膠支承 |
桶頭6 新建桶頭橋之橋台防落橋拉桿 |
![]() |
桶頭7 桶頭橋重建施工-完工通車典禮 |
![]() |
桶頭8 桶頭橋重建施工-完工通車1 |
![]() |
桶頭9 桶頭橋重建施工-完工通車2 |
![]() |
桶頭10 桶頭橋重建施工-完工通車3 |